美国Z 世代 超越千禧族,成为飲食消费主力族,“飲“領食尚

2025-06-10 17:37  来源: 中餐通讯编

导读:

Z世代消费者已经超越千禧一代,成为餐厅就餐频率最高的群体。随着这个群体的消费力逐渐增强,餐厅经营者和营销人员应该把握住他们的消费喜好,迎接下一个新的消费拐点。Technomic的调研显示,饮品是吸引Z世代进店消费的最有效切入点。

Z世代消费者正被创新饮品吸引至餐厅就餐。(配图由Pexels/Pixabay提供)

Z世代将成主流消费力

我们似乎正在迎来一个消费拐点——Z世代消费者已经超越千禧一代,成为餐厅就餐频率最高的群体。Z世代(1997-2012年出生)约占美国成年人口的20%,而千禧一代(1981-1996年出生)占比为32%Technomic消费者与行业洞察高级总监Robert Byrne指出,虽然Z世代人口规模较小,但其高频消费使其在餐饮支出中占据更大份额。根据调查机构Nielsen的数据,到2030Z世代的消费能力预计将达到12万亿美元,很可能成为有史以来最富有的一代。

ByrneTechnomic近期发布的《美国餐厅消费者现状》(State of the U.S. Restaurant Guest)报告中概述了这一转变,他指出:Z世代对餐饮业的重要性即将全面超越千禧一代的时刻正在到来。传统上,32-35岁是餐饮消费最频繁的年龄段,但Byrne表示随着Z世代即将步入30岁,这个峰值年龄正在向年轻群体偏移。

如果现在还没有开始关注他们,或者没有考虑他们以及紧随其后的Alpha世代,那是在自缚手脚。这种转变已经在发生。他说。

这意味着什么?Byrne表示,Z世代消费者不仅是数字原住民,更是数字依赖者。他们从小就通过指尖掌握整个世界。他们信息灵通,自主意识极强。他说,再加上他们对许多传统体系和社会规范的不信任,造就了一个极具创业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的群体。Z世代非常认真地践行着他们的座右铭——为生活而工作,而不是为工作而生活。

Z世代非常重视价值

这对餐厅经营者和营销人员具体意味着什么?

当然,Z世代并非铁板一块,但这些消费者普遍表现出一些餐厅品牌可以利用的行为特征。例如,他们感到时间紧迫,特别是在疫情之后,他们会通过餐厅来应对繁忙的生活。此外,与社交媒体上的热门帖子相反,他们并不是特别热衷于尝试新口味的食客。只有12%的人表示会主动寻找新口味,这与普通消费者没有区别,Byrne说,我们会继续看到他们喜欢很多儿时吃过的简单食物。可以理解为成人版的儿童菜单。

他补充说,Z世代的口味偏好偏向甜味和果香,他们对甜辣口味特别着迷。他们也喜欢舒适食品(comfort food),当然还有鸡肉制品。25%Z世代消费者经常选择外卖而非堂食,其中四分之一的人表示这样做是因为缺少氛围感。什么是氛围感?Byrne说,与其他年龄段相比,Z世代消费者更重视音乐选择、环境和氛围。

数字化设施固然重要,但不能以牺牲体验和氛围为代价,Byrne说。与此同时,外卖消费者往往更倾向于使用第三方聚合平台,这让他们可以一站式获取多个品牌。他们可以简单地跟随自己的渴望,Byrne说,优惠可能来自多个品牌,甚至来自聚合平台本身,这给了他们更多使用这些优惠的选择,所以体验是完全一样的。不需要学习新应用的功能,也不用在手机上安装新的应用占用空间。

此外,Z世代非常重视价值,这里的价值远不止是价格。它还包括那种令人向往的氛围感、菜单选择,最重要的是待客之道。在吸引食客方面,待客之道可能是最大的差异化因素,Byrne说。

Z世代最重要的偏好——饮品

虽然大多数Z世代消费者追求氛围感和舒适食品,但吸引他们光顾的最有效方式是通过饮品。赢得他们芳心的方式绝对是饮品,Byrne说,我经常称他们为冰沙一代smoothie generation

根据Technomic的数据,Z世代消费者每周从餐饮场所订购4.5杯饮品,而普通消费者不到3.5杯。随着这一代人可支配收入的增加,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饮品概念的增长速度比其他大多数品类都快,以及为什么拥有强大饮品菜单的品牌更能吸引年轻消费者。例如,Chick-fil-A一直是青少年的最爱,Byrne说其饮品项目是非常重要的原因

品牌正在把饮品作为赢得Z世代青睐、建立规律性和频率的一种方式,他说,并补充道,即使年轻消费者没有足够的钱吃一顿完整的饭,他们往往也会去买一杯饮料。他们需要餐饮服务的满足感,无论是什么产品,他说,只要你能用一个产品留在这些年轻消费者的脑海中,就能让他们在更多场合考虑你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Reference:

Gen Z consumers surpass millennials as the most frequent restaurant users


微信公众平台:搜索“中餐日报”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