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小费风波再起,这次小费一分没给的顾客获得全网力挺!

2025-03-18 14:16  来源: 中餐通讯


据 Reddit 等平台热议的案例,一对夫妇在餐厅消费后拒绝支付小费,并在账单上留言:“不付小费,因为询问我们是否需要分开账单是不礼貌的行为”,甚至用服务员的笔写下理由。尽管传统观念认为 “不付小费 = 冒犯”,但此次事件中,大量网友支持顾客的决定,:

Reddit论坛帖子的标题是:“我的服务员没服务我,所以我没给小费,我错了吗?

顾客用餐时,服务员 Brad 仅点单后消失,全程未提供续水、询问需求等服务,上菜由其他服务员完成。结账时他却现身圈选小费建议栏,引发顾客不满:“你像魔术师一样消失,凭什么要小费?”

大量网友支持顾客的决定,理由包括:

  1. 小费场景过度扩张:咖啡店、干洗店、自助结账机等非传统场景频繁索要小费,引发 “小费疲劳”。

  2. 服务质量与小费脱钩:顾客认为 “询问分账单” 属于正常流程,不应成为强制小费的理由。

  3. 对小费制度的反抗:部分网民认为小费是企业逃避薪资责任的手段,拒绝小费是对 “低薪 + 小费” 模式的抵制。



小费是 “义务” 还是 “馈赠”?


支持小费方

  • 劳工权益角度:美国联邦法律允许雇主向 “tipped workers” 支付2.13 美元 / 小时的底薪(远低于 7.25 美元的最低工资),小费是员工收入的主要来源。反对者认为,拒绝小费会直接损害服务员生计。

  • 文化传统角度:婴儿潮一代等群体仍视 20% 小费为 “基本礼貌”,认为小费是对服务的认可。

反对小费方

  • “小费通胀” 失控:2024 年 Bankrate 调查显示,66% 美国人对小费持负面态度,35% 认为小费文化 “已失控”,Z 世代和千禧一代更倾向拒绝非必要小费。

  • 企业责任转移:顾客指责企业通过小费规避薪资成本,如 DoorDash 曾被曝用顾客小费补贴员工底薪(2025 年纽约州和解案)。

性别与种族不平等:小费制历史上与种族歧视相关(1938 年《公平劳动标准法》排除黑人从业者),且 70% 小费依赖者为女性,加剧职场不公平。


群体态度原因
Z 世代 / 千禧一代支持拒绝小费(仅 35% 堂食常给小费)反感强制小费场景,主张 “服务付费透明化”
婴儿潮一代坚持传统小费(86% 堂食常给小费)视小费为道德义务,担忧服务业收入下降
低收入群体矛盾:依赖小费增收,但痛恨 “小费绑架”如咖啡师收入依赖小费,但顾客不给时面临经济压力
企业主部分支持小费制(如餐厅取消 “无小费” 模式)小费可缓解人力成本压力,但高小费可能导致客流减少


此次 “零小费获力挺” 事件,本质是美国社会对 “低薪 + 小费” 经济模式 的集体质疑。年轻人用行动反抗小费扩张,而劳工群体则陷入 “依赖小费却痛恨制度” 的悖论。多地餐馆尝试 “无小费 + 涨薪” 模式 ,如纽约某餐厅将菜价提高 30%,服务员时薪涨至 18 美元。对此您怎么看?


微信公众平台:搜索“中餐日报”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: